因為「跨界」、所以參與本次豪華小型跨界車集體評比的三位選手,車身形式與定位各有主張,車身尺碼則介於 4,385 至 4,477mm 之間,其中、車身長度最長者為全長 4,477mm 的 BMW X1 sDrive 20i,最短者則是車長 4,385mm 的 Audi Q3 1.4 TFSI;而與車室空間表現息息相關的軸距部分,同樣是由車長最長的 X1 sDrive 20i 奪冠,車長居次 (4,417mm) 的 Mercedes-Benz GLA 200 拿下亞軍、擁有 2,699mm 之軸距,軸距最短的為 Q3 1.4 TFSI、僅有 2,603mm。
空間比較表格 | |||
車型 | Audi Q3 1.4 TFSI | BMW X1 sDrive 20i | M-Benz GLA 200 |
車身尺碼 | |||
車長 (mm) | 4,385 | 4,477 | 4,417 |
車寬 (mm) | 1,836 | 1,798 | 1,804 |
車高 (mm) | 1,608 | 1,545 | 1,494 |
軸距 (mm) | 2,603 | 2,760 | 2,699 |
後排座椅空間表現 | |||
後排座椅膝部空間 (cm) | 18 | 16 | 16 |
後排座椅頭部空間 (cm) | 6 | 8 | 7 |
後排座椅椅面寬度 (cm) | 128 | 139 | 119 |
後排座椅椅面長度 (cm) | 42 | 47 | 43 |
後排座椅椅面距車頂高度 (cm) | 87 | 90 | 89 |
車尾行李箱空間表現 | |||
行李箱深度 (cm) | 85 | 87 | 80 |
行李箱寬度(最窄處) (cm) | 101 | 94.5 | 140 |
行李箱高度 (cm) | 61 | 44 | 43 |
行李箱距地高度 (cm) | 78 | 68 | 70 |
車尾門開啟後門把距地高度 (cm) | 185 | 180 | 186 |
後排座椅頃倒後置物空間最大深度 (cm) | 160 | 165 | 163 |
然而,儘管依照過去幾次評比的慣例、軸距越長的車款,通常就能爭取到較充裕的空間及乘坐舒適性,但在這幾年推出的各種小型車上,由於出現越來越多空間規劃的創意,所以即使軸距不長,往往也能夠替它們掙得不錯的空間和舒適性;因此這次試車組同樣也替這三輛造型、屬性各異的豪華小型跨界車準備了兩個關卡,除了分別量測前座在乘坐一名身高 174 公分的成年男子後、後座無乘客及搭載一名 173 公分之成年男子下所剩的頭部與膝部空間等數據,並利用兩只 24 吋行李箱來考驗它們的行李箱空間機能,而首先進行的測試,即為後排空間表現究竟哪輛車最為寬敞?
前座設計拼動感,後座空間比設計
儘管車身與軸距長度皆為三車之末,但是車高最高的 Q3 1.4 TFSI (1,608mm),前方視野最為出色,前座設計雖然中規中矩、可是卻也因此很容易上手,幾乎無須解釋、就能夠知道儀表板及中控台上的按鍵各有何功用,且所有旋鈕都在舉手可及之處;將前座調整成適合前座測試者的座姿、再請同事坐進後座後,由於前座椅背刻意挖薄,所以後座實測膝部空間竟有三車中最大的 18 公分表現、頭部空間則受限於後排座椅較厚實而只有 6 公分之多。
車長與軸距都最長的 X1 sDrive 20i,座艙空間明顯較 Q3 1.4 TFSI 更為駕駛人導向,也多了幾分戰鬥感,前排座椅的包覆性與乘坐感則是因為試駕車選配了 M Sport Package 套件、包覆上了麂皮,所以質感評分為三車之最,椅墊前端還可延伸拉出、加強大腿支撐性,但是麂皮的後續保養維護需多花點心思,且夏天較熱,是兩難的選擇;後座部分,雖然外觀採高腰線設計,且車尾線條較為傾斜,導致空間感較為侷促,不過實測仍擁有 16 公分之膝部空間,頭部空間則因為椅墊刻意降低所以還量出三車中最佳的 8 公分,表現出乎預期的好。
車身長度恰好居三者之中的 GLA 200,軸距長度亦介於三車之中,但因為車高最低、僅 1,494mm,所以前座視野沒有 Q3 1.4 TFSI 那麼開闊,不過、座艙空間設計最前衛、動感的它,前座裝配了兩張造型出眾的跑車座椅,前座包覆性為三者之冠;而且就算前座配置兩張跑車座椅,但是造型呼應前座設計的後座,乘坐測試同仁後、實測膝部空間仍有 16 公分之多,頭部空間則也因為後座椅墊高度較低而擁有 7 公分的緩衝,並沒有因為動感的造型而犧牲乘坐的空間和壓迫感,不過 GLA 200 的後排椅背設計較直,除了間接減少了頭部空間外,也會稍微影響長時間乘坐的舒適性。
至於攸關後座空間是否寬敞的另一項關鍵:椅面寬度,3 輛車在實測後卻有不小的差距,車寬最寬 (1,836mm) 的 Q3 1.4 TFSI,後排椅面最寬處為 128 公分,車寬最窄、只有 1,798mm 的 X1 sDrive 20i,卻創造了 139 公分的椅面寬,而 GLA 200 則因為後排座椅也採用了類似跑車座椅的造型設計,所以椅面寬度只有 119 公分;因此後排乘坐 3 名乘客時,X1 sDrive 20i 最為寬敞,GLA 200 則是肩膀會有點交疊的狀況,中間的乘客會略嫌擁擠,不過、三輛車的後座實際乘坐 3 名乘客都不是問題。
造型考量優先,行李空間難免受限
車尾行李廂的空間大小,新車型錄上都會以「公升數」標示的相當清楚,但實際使用時,這些數字通常只能用來參考,因為行李空間是否好用,跟行李廂內的平整度、開口高低,以及尾門的造型等有關,所以量測完這 3 輛豪華小型跨界車的乘坐空間後,為了測試它們能否滿足小家庭的國內輕旅行,試車組這次也帶來了 2 只容積 63 公升的 24 吋行李箱,實際測試它們的行李廂胃口有多大?
試車組首先測試的是 Q3 1.4 TFSI,行李廂的最深度、寬度 (最窄處) 與高度,依序為 85、101 與 3 車中最高的 61 公分,但行李廂底板距地高度因為其車高居三車之最、故量測出也是最高的 78 公分,不過上下行李還算省力,車尾開啟後,把手距地高度則來到 185 公分;實際擺放行李箱進行測試時,Q3 1.4 TFSI 不但很輕鬆地便放入 2 只大型行李箱,而且還有不少再堆疊其他行李的位置,使用上相當便利。
車身尺碼與軸距都最長的 X1 sDrive 20i,行李廂深度雖量出最深的 87 公分、但是因為刻意後移的後輪拱壓迫了行李廂空間,所以寬度只有 94.5 公分,高度亦只有 44 公分,剛好可以放下兩只大型行李箱,兩側已沒有太多其它空間可供收納;不過其下備有雙層設計的隱藏式置物空間,可以放置一些隨身物品,且若真有載物需求,它也可以跟 Q3 1.4 TFSI 和 GLA 200 一樣、放平後排座椅,瞬間放大行李容量。
至於車高最低的 GLA 200,為了讓乘坐空間放大,所以行李廂深度只有 80 公分,但寬度卻來到 140 公分,高度則受制於車高最低且車尾曲線設計向下傾斜、所以只有最低的 43 公分,數據上與另外兩車互有優劣,所以面對行李箱的考驗時,行李空間寬度佔上風的 GLA 200 與 Q3 1.4 TFSI 一樣都相當輕鬆地便完成收納了;行李廂距地高 70 公分、車尾門門把手距地高度則為最高的 186 公分,但操作起來並沒有甚麼困難。
值得注意的是,或許這 3 輛跨界小車的行李空間、平整度都無法與正統 SUV 相比,但它們都有後排座椅向前傾倒的功能,能夠在需要時、創造出一個開闊的置物空間,且 X1 sDrive 20i 的後排座椅可 2/4/2 分離傾倒,其餘兩車也有 4/6 分離傾倒的設計,能夠讓使用者彈性運用,擁有相當豐富且多樣的空間機能。
張為揚U-CAR 主筆
評論
因為造型,空間各有勝場
因為車身尺碼介於 4,385 至 4,477mm 之間,所以這三輛跨界豪華小型休旅車的空間規劃,本來就很難與市場上的主流中型 SUV 相提並論,再加上 X1 sDrive 20i 與 GLA 200 還刻意壓低了車高、營造鋼砲氣勢,所以在行李廂空間方面,Q3 1.4 TFSI 贏得相當輕鬆,不過若論座艙空間與質感,票就得投給選配 M 套件的 X1 sDrive 20i 了,而 GLA 200 則是以前衛的設計與跑車座椅讓人流連,三者其實各有勝場。